智能制造大趋所势 德尔智慧争做智能时代先行者
智能制造为各国提供发展和转型机遇
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经济危机之后,世界各国重新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,智能制造为各国提供了发展和转型的机遇。
在全球城市竞争中,智能制造正在成为重塑世界各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。”日前在北京发布的《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(2019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提出上述观点。
近年来,世界各国在智能制造领域争相布局。保守估计,未来几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将保持10%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速,
预计到2022年,全球智能制造产值将达到1.51万亿美元左右。报告认为,智能制造已成为重塑世界城市之间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。
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分布地图
《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》的评价体系主要由科研水平(25%)、智能生产(25%)、产业融合(20%)、发展潜力(15%)及政府扶持(15%)这五个一级指标构成,
在这五个一级指标下,又分别设有15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,并最终对这50个城市的表现进行排名,形成了《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》。从评价体系来看,影响智能制造最大的因素依然是科技创新。
2010年,中国制造业产值达到1.955万亿美元,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为19.8%,超过美国1.952万亿美元的总产值,此后中国制造业产值一直高居全球第一。
智能制造产业成为我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。目前,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活力,2018年产值规模超17480亿元,中国工业机器人消费连续六年稳居全球第一。
《报告》指出,中国为了推动智能制造发展,国家层面批准了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类试点项目共816个,地方层面则兴建了一批智能制造类产业园区共537家,
这些项目和园区承载了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,也成为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晴雨表。榜单显示,中国城市在产业融合度上表现较好,这与中国制造业覆盖了全世界所有产业门类直接相关。
世界智能制造产业融合前十分别为:中国上海、中国天津、美国旧金山、中国苏州、美国纽约、中国武汉、美国洛杉矶、中国北京、中国郑州、中国合肥。在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方面,苏州以高达6653的智造企业数量居全球第一。
从《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地图》中看到,智能制造产业园分布呈现出两条纵贯南北的产业带,链接了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重要制造业城市。
其中,中部产业带以“北京-天津-济南-郑州-武汉-长沙-广州-佛山-深圳”为线,东南沿海产业带则以“连云港-盐城-合肥-南京-苏州-上海-杭州-宁波-莆田-厦门-汕头-深圳”带状分布。
其中,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数量超过10个的城市达到15个,这些城市将成为未来中国智能制造领域的排头兵。
智能制造变革 从简单到复杂自动化
在工业4.0的场景里,工厂变得越来越智能化,所有设备、产品部件和工作人员都将联网,设备与设备之间,设备也人之间,人与产品将进行实时的信息传输,
基于透明化的信息流,工厂制造过程将变得更加协调,最终能够帮助企业化解风险和最大限度提升盈利水平。
近年来,随着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的突破,利用无线或有线的网络将工厂所有角色连接起来,数据采集变得越来越容易。
工业4.0的核心是数据,各行各业的管理者正在利用数据分析,洞察新机遇。大数据分析可以使产量增加20%至25%,停机时间减少45%。
智能制造包含多个部分,首先是数据、计算和连接部分,包括了大数据、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,工厂所有设施都具有联网的功能,
允许大规模使用传感器进行数据的搜集,同时还需要强大的存储、传输和处理。
德尔智慧争做智能时代先行者
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趋势。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,工厂企业需要找到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,以缓解昂贵的劳动力成本和应对快速更新的产品需求。
而工业4.0模式的出现,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思路。通过物联网连接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,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再到交付和进入客户手中,整个过程都能可视化管理。
这也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场景,物联网为整个制造过程搭建了桥梁,创造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制造环境,将制造业服务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。
未来,物联网将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价值,潜在价值可能会达数十万亿美元。巨大的应用场景包括汽车、机械、显示半导体、电子、化工、制药、石油等行业。
制造业供应链的变革
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如此之快,对于传统的制造业无疑是一大难题。客户实时期望不断上升,供应链越来越复杂,通过人力分析或者落后的工具去管理控制制造过程,
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。而智能工厂通过智能传感器和物联网采集的大量实时数据,再基于云端高算力服务器的分析,以及创造更灵活的生产流程来跟上客户需求的步伐。
智能工厂变革
智能制造的模式与传统制造完全不同,依托于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,工厂可以进行按需生产,从世界各地供应商采购原料,避免了大量库存的风险,
并通过社交媒体管理客户反馈,实现个性化的制造,达到更快、更灵活、更高效的产品交付水平。
得益于物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,智能制造为工厂带来了新的能力,虽然升级智能工厂并不是必要的,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事。
利用优化的供应链,不仅可以减少交货时间和成本,同时基于市场信息的掌握,还可以减少生产过程缺陷产品数量。
产品质量保持一致性
过去的制造业,当工厂收到车间信息或者从客户调查到数据的时候,产品已经进入了客户群体,也就是损害已经产生了,给用户留下了低质量的印象。
而新的制造模式,借助于物联网技术,允许工厂企业实时收集到传输数据,可以及时洞察到问题所在,并在产品造成严重问题之前进行更改。
物联网连接制造过程的好处在于,一旦发现问题或者缺陷,可以在错误产生严重后果之前及时进行自我修复。
尤其在人工智能突破的今天,可以快速分析出存在的隐患,以近乎实时的速度完成生产质量的管控,并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更少的损失。
这种方式避免了客户投诉和公司品牌的损害,同时可能为公司节省巨大的成本。
工厂可以从数据中分析产品的不足,在下一件产品上进行优化,最终能够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。
预测性维护的重要价值
工厂生产线意外停机事件和计划外的维护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,每一台设备和机器都不可能保持不出问题,但停机在计划之外发生,不仅让公司蒙受生产损失的打击,同时也拖低了生产效率。
在成本越来越贵的今天,这种意外停机可能需要较长时间去检查维修,并要支付巨额金钱,对于中小企业更是无法承受的。
在工业4.0的模式里,有一种预测性维护的方法,通过在智能工厂中生产设备上放置各种传感器,从而能够实时自动监测机器磨损的情况。再借用于机器学习算法,可以准确跟踪零件和机器的更换时间。
预测性维护有助于在错误发生之前安排更换设备部件,而且可以安排合理的更换时间,例如在机器闲置的时段,就不会占用生产时间。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生产线的效率,同时提高了工厂整体敏捷性。
如何构建智能工厂?
智能工厂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,目前已经有一些优秀的案例,例如全球大型制造商包括通用电气、西门子、霍尼韦尔、三菱电机、罗克韦尔自动化、施耐德电气、通用动力等都在尝试新的制造模式。
不过,升级智能工厂要结合自身的需要和环境特点,不同的企业应该采用不同的方式,这样才能达到其想要的效果。
德尔智慧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智慧工厂一站式解决方案,缓解劳动力成本,降低工厂的整体成本;提升生产线的效率,将产品的交付时间缩短;
增加工厂的灵活性,以便于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等,根据客户需求,制造完善的升级改造方案。